忧郁的小胖 发表于 2011-10-17 14:00:49

从国产动画《诺诺森林》看中西方喜剧文化的差异

<div class="content">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http://zt.comicyu.com/UploadFiles/Topics/2011/10/20111013105814.jpg" style="width: 550px; height: 309px" /></p>
<p>    提起《憨豆先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想当年这部来自英国的喜剧片,在互联网上火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连那些在网吧彻夜鏖战的游戏发烧友,也会在昏昏欲睡的时候靠这位Mr. Bean来为自己提神。时隔多年,在&ldquo;憨豆热&rdquo;渐渐冷去的今天,却有一部同样靠肢体语言表现喜剧效果的国产动画片《诺诺森林》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并走进了年轻人的手机和MP4中。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不能理解,那就是为什么西方式的幽默能够在中国屡屡得手,而中国式幽默却很难走出国门。<br />
<br />
    要解释这一问题,首先就要先弄清楚西方幽默和中国幽默的区别,以及他们的特点。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语言更是博大精深,因此,中国人往往通过语言制造幽默效果。尤其在影视作品中,很多喜剧效果都是靠对话完成的,动作很少甚至没有动作,完全靠演员的话语逗观众发笑。例如郭德纲的相声和冯小刚的电影,都是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利用中国文字的特殊性产生包袱笑料。<br />
<br />
    相比中国的语言幽默,西方则比较注重肢体表演,并通过事件本身来引发喜剧效果。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卓别林喜剧和前文提到的《憨豆先生》。这两部片子不仅在欧美地区,甚至全世界范围都有很大的影响力。<br />
<br />
    既然弄清了中西方喜剧文化的差异,就可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式幽默为何难以走出国门?其实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语言文字上。语言这种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尤其号称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中文更是如此。一旦离开自己的土壤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就很有可能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当年《水浒传》被翻译成《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就是最有利的证明。相比之下,通过形体动作展现出的情节,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br />
<br />
    那么,是不是中国人只擅长依靠语言,不能通过肢体表演达到喜剧效果呢?其实也不尽然。前文提到的国产动画片《诺诺森林》就是一部实实在在的默片,完全靠几位原始人主角精彩的无声表演渲染气氛、制造笑料。而这部动画片不仅在国内十分流行,更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作品奖,足以说明咱们有实力能做出世界级的喜剧默片来。<br />
<br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以前那种坐在茶馆里品茶听相声的悠闲日子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而在这种环境下,像《诺诺森林》和《憨豆先生》这样不需要仔细品味就能引发&ldquo;笑果&rdquo;的艺术形式,自然成为了上学、上班一族的最爱。而且便携式播放器的普及,更为这种喜剧短片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因此我们才能经常在地铁和公共汽车上,看到身旁的人被手机里播放的《诺诺森林》逗得哈哈大笑。</p>
</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国产动画《诺诺森林》看中西方喜剧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