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在萤火中——浅谈《萤火虫之墓》下的巨大悲伤
来源:圈角匡叉 作者:伊木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1103/20/66433614201211032025553476226227748_000.jpg
“昭和20年9月21日夜,我死了。”
我死了。这样看似毫无悲喜情绪的口吻自然而然的存在于那个年代,战争。
《萤火虫之墓》 虽是吉卜力早期的作品,但就题材而言,其中想要传递的信息在无论何时看来都会有震撼的铿锵。但显然,情节中敏感的政治背景招来了过多的分歧和争议,如何描述背景,在影片制作上是个实在头疼的问题。即使宫崎骏曾对此明确表态而高畑勲本人也是反战派,但想要影片顺利地上映,模糊和淡化成了必要的手段,恰恰是这样对于背景毫无交代的处理和做法更使得群众出离愤怒。许多观众质疑甚至指责,并不能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同情心和性本善的说辞来一笔勾销被扭曲了的历史和三观。作品本身并没有错,追根究底也只有一句话:谁让作者是二战后的日本人。
其实,这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远离了国家和民族的故事,或许有一天,普通如我们,也会经历电影中清太和节子所经历的。什么大义、什么国家,想找寻找的不过是三两馒头、一碗清水,不要一年到头没有爸爸的音讯而只有照片上的轮廓可以想念、不要时时刻刻心惊胆战地穿梭和躲避遍地而飞的枪林弹雨和硝烟炮火、更不要看到眼前缠满染着血迹和污渍的绷带的人竟是自己的母亲......
就这么赫然摆在面前,和周围一次又一次飞奔而过看见的甚至无心踩踏了的尸体无异,母亲也成了其中的一员。即使饥饿和苦痛如此难捱,但时光仍旧一分一秒地流过,母亲和身旁的那些尸体一样变得腐烂,发臭,并逐渐爬满了蛆。
战争之外,如何谴责和要求都不为过,而战争里,只有这样平等的残酷。
烽火乱世,圆满的家庭、安静的环境、舒适的床铺、可口的食物全部化作泡影,唯有亲人的依靠是手中最后的稻草,而如今,父亲战场杀敌杳无音讯,母亲也与他们天人永隔,兄妹两映衬在夕阳之下的孤单背影显得如此巨大而苍凉,相依为命成了他们最后的慰藉。不得已,年幼的两个孩子去投奔亲人的庇佑,却再一次被世态炎凉人情冷漠所笼罩,背着妹妹四处奔波逃命寻找食物以求生存。当终于得知战败的消息传来,仿佛如母亲远去时一般,一切的一切再次崩塌了。“为什么妈妈和萤火虫一样都这么快就死掉了?”节子明白了坟墓和死去的含义,却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如此。清太无法回答,即便答案显而易见。当节子也终于承受不住尘世的折磨和苦痛而死去,清太的命运也注定走到了尽头。
抛开反战的主题,影片并没有流露出一丝反战情绪的主动意味,而用了客观描述的做法呈现了一幕幕残酷的景象。残败的家园、荒凉的原野、持续不断的轰炸和炮火、连同尸横遍野和活着的人们的痛苦哀嚎。战争的罹难,是生不如死。生命存在的动作只剩下无力的挣扎,存活的意义只是求生的本能,美好的希冀是遥不可及的自我幻想和安慰,家国大义的荣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物质和精神一并被无情的硝烟战火践踏,当心脏还跳动着、当意识还清醒着的时候,还有什么比如此血淋淋的一无所有还要悲惨呢。
糖罐掉落,随风而散的是节子的骨灰,也是清太的灵魂。萤火虫之光,营造了回忆的梦境,承载了对所有无辜生灵的祭奠。
曾看到这样的一句评论,“举世苍茫颠乱时,可有亲人相依为命,便是最大的安慰和动力。”乱世离殇,当湮没在末日的战火中时,有谁能解救身在其中的苦难,浩劫难复,无论肉体还是灵魂,留下的都只会是印刻在记忆里的永远不会消除的巨大苦痛。
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1103/20/66433614201211032025553476226227748_001.jpg
本文链接:http://www.qjkc.net/?p=128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