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查看: 1255|回复: 0

潘鲁生:民生需要公共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0 15: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ragraph]来源 设计中国
按: 12月19日,由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艺术院主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西城投资开发集团承办的“2012城市公共艺术论坛”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幕。论坛以“公共艺术与城市生态”为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并举办“国际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图片)展”,发起《2012繁荣发展公共艺术宣言》。以下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关于公共艺术发展的分析和阐述。
一个时期以来,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公共艺术的缺失缺位现象在城市建设中突显出来,引发了公共环境建设和文化心理建构等一系列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由于缺乏公共艺术的视野和思维,往往片面追求城市建设的功能和效益,一方面,不能从文化艺术内涵上充分认识历史文化遗迹遗产的价值,由“旧城改造”“旧村改造”等造成“建设性破坏”;另一方面,建设未能给文化艺术留足空间,贪大求洋,跟风模仿,结果是“千城一面”。同时,由于缺少对于公共艺术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存在盲目发展现象,跟风模仿或者标新立异,难以使公共艺术成为鲜明的符号和形象来诠释城市的定位,突出城市的个性,凸显地方特色,在文化空间和风貌上使地方文化吸引力受到影响。此外,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不同程度缺位,亦难以发挥艺术的文化认同和凝聚作用,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福利,并难以发挥艺术影响力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针对公共艺术缺失所引发的问题,我们需要切实加以关注,深入研究和探索如何使公共艺术有效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体系,如何充分提炼城市的文化生活标识,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如何更好地通过公共艺术来记录历史,传承文化,彰显时代精神,提升审美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不仅是当前建设美丽中国、提升广大农村和城镇人文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城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是提升和满足小康社会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
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展开推进的过程中,公共艺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节点。我们说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产业规划与发展,也是城乡并举的文化空间的全面建设,是数以亿计人次的生产、生活、文化空间的新一轮调整和建构,是以人为核心的转型、提升和发展过程。也只有当数亿城乡居民生产能力、生活质量、文化需求得到切实提高和发展,在庞大群体转型提升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潜力和动力。所以无论从文化空间建设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城乡居民提升发展的意义看,发展公共艺术都亟具现实意义。
因此建议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关注城市的公共艺术问题,进一步整合城市规划管理者、建设者、普通民众、艺术家及相关产业的智慧,将公共艺术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来,更好地完善公共艺术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并进一步加强公共艺术的教育引领作用,深化学术研究,进一步树立艺术服务社会的观念,明确公共艺术的文化定位,真正建立起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发展机制。
我想,公共艺术是历史积淀和文化凝聚的重要符号,具有更强大的开放性和影响力。它不只是一个纯粹的艺术问题,更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文化工程。当前,我国公共艺术发展不只是公共环境的审美问题,不只是美化环境、装饰空间、塑造形象,更要充分应对和解决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公共环境上的本土化进程问题,为正在展开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持续的文化动力和智慧支持,真正使公共艺术发展惠及大众,服务人民,作为民生工程,发挥文化艺术独特而深远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御宅梦域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反馈

投诉举报 意见反馈 用户协议 论坛规则

须知: 切勿滥用举报,任何与举报相关的信息必须属实!

手机版|Archiver|御宅梦域 |网站地图

GMT+8, 2025-1-4 17:57 , Processed in 0.044969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