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上午刚刚谈到讲谈社和广西传媒出版集团的联姻,这下天闻角川的模式又多了一个学习者,一来中国市场已经称为日本公司经营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块,二来国内动漫市场的洗牌和竞争将会愈来愈激烈。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天闻角川在初期引入轻小说之后,在九月连续推出了《天漫》和《天漫·轻小说》这两本杂志中也开始加入了很多国产的元素。
【文by Goodbless】这个夏天对中国的动漫迷,绝对是令人激动和难忘的。在这个夏天,中日ACG文化的交流掀起了高潮,众多在日本动漫业界著名的声优和歌手纷纷来到上海等大城市,举办演唱会或声优见面会等活动,让以前数量庞大但一直处于边缘的中国动漫迷们第一次有了在家门口与自己心中偶像亲密接触的接触的机会,而这一切以前几乎是只能出现我们的梦中。
另一方面,国产动漫也在这个夏天有了重大突破,连续有五部国产或中日合作的动画电影在全国院线上映,其中的《魁拔》更是打出了“动画不仅仅是给小孩子看的”这样的口号,向国内的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中日合拍的《藏獒多吉》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作画质量都接近甚至达到了《吉普力》的水准。
可最终的票房结果却让人大跌眼睛,两部偏日系风格的《魁拔》、《藏獒多吉》的票房惨败,主打3D的《兔侠传奇》稍微好一点,反而是网上恶评一片的两部根据儿童网游改编的《赛尔号之寻找凤凰神兽》、《摩尔庄园冰世纪》却大卖,家长不得不放弃《变三》被孩子拉着来看这两部让他们完全提不起兴趣的电影。
即使是宣称”面对十四岁以上观众”的魁拔,在我去看的时候,做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空旷剧院中,除了我一个青年人,其余清一色的儿童和家长,儿童看不懂,家长不屑于看,连我都觉得很尴尬。
面对上映前的高期待和上映后的巨大落差,业内人士和广大关心支持国产动漫发展的漫迷们也展开了讨论:为什么国产动漫总是失败,国产动漫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如果一个公司粗制滥造,让市场将其淘汰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但若一个用心做动画的公司也不能生存下去,又是为什么?
我认为原因在两方面:一是市场本身的问题,二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个市场的问题。
在进一步分析之前,让我先梳理一下动漫产业的各个方面:
动漫产业包罗万象,十分复杂,但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部分:动画、漫画、小说、音乐,游戏,周边等。
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有三个:动画、漫画、小说。动漫产业中的音乐不是独立的,而是为动画服务的。而游戏、周边则是动漫文化的一 种延伸。
而在核心的三者中,动画是传播力最强,最吸引人的一个,但同时也是投资最大,制作最为繁杂的一个。收益最大,风险也最大,因为某个动画项目失败而一蹶不振甚至倒闭的动画公司不胜枚举。
而漫画和小说(以轻小说为主,部分ADV也可归于其中)的制作门槛和成本都要低得多。漫画主要由一个作者和若干助手制作,至于小说更是单打独斗的天下。同时,这两个载体的受众面也是非常庞大的,甚至比动画更为巨大。而且更重要的是,漫画与小说的受众很大程度上与动画的受众是重合的。一旦某个漫画或小说动画化了,他们的读者也会转化为动画的观众。
近年来日本动画改编风劲吹,一方面是现成的故事可以减少动画制作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制作公司看中了原作品现有的知名度和庞大粉丝群体,可以确保改编后的动画作品不会无人问津,至少可以收回成本。
以上理由是大家都看得见的。但漫画和小说对动画的影响仅仅是在某些时候为动画提供剧本吗?
不,要知道漫画和小说的出版规模比动画大得多!其中被改编为动画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漫画和小说的真正贡献,是他们支撑起了整个动漫产业的生态系统的基础!
如果把整个动漫世界比作一个生态圈,那么漫画和小说就像小草:他们的数量最为庞大,覆盖面最广。也正是他们培养了数量巨大的漫迷,让动漫文化在一个社会中生长,让动漫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投资高,风险大的动画,犹如生态圈中的动物,只有在植被茂盛的环境上,他们才能生存下去。
为什么中国的动画人总是抱怨生存环境不好?因为这片大地上草还没长齐,哪有你们动物的份呢?
至于剧场版动画,因为其对质量,成本的极高要求,可谓是动画中的皇冠,必定是已经有成功的TV动画作为基础才可能的。日本近年也有些成功的原创剧场动画,但也只是少数。像EVA剧场版,凉宫剧场版,火影剧场版等等,都是已有成功TV动画的基础,才敢提出制作剧场版的企划。
剧场版就如狮子、老虎般的顶级食肉动物,要养活一头狮子,需要几十倍上百倍的牛羊,进而需要成千上万的草!反观今夏的几部国产动画,无一不把第一枪就寄托在了剧场版上,这就好比把一头狮子丢到只长了几根草的戈壁上,不饿死才怪。
那两部制作水准不高的网游动画为什么能成功?因为几年成功的网游运营,为这两个品牌积累了大量的受众,对于那些小孩子来说,《赛尔号》、《摩尔庄园》是他们天天玩,非常熟悉的名字,至于《魁拔》,那是什么?就连在《魁拔》上映前就一直在关注支持的人,在看完影片后也不得不说,魁拔庞大复杂的世界观设定,在短短的一部电影中没办法完全说清楚,影响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很多非漫迷直呼看不明白。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本来剧场版就是吸引原作粉丝的,而不是承担着“入宅”使命的。拿一部剧场版砸向原本就没接触过动漫的人,让他们接受甚至喜欢上动漫,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让人接受甚至爱上动漫这个文化形式,正是漫画、小说的任务。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当时动画看的不多,但我每天都要趁午休去一家书店蹭漫画,当时只是觉得好看,可动漫文化的种子就这样悄悄种下了。直到后来通过网络接触动画更容易了,才一步一步踏上了宅的不归路。
在日本,小学。中学生主要接触的是漫画和小说,动画的主要消费人群反而是大学生及毕业就宅在家里的“宅男”,中学生既无时间也无财力去消费昂贵的动画DVD和手办等衍生品,而这些正是动漫产业利润的大头。
但倘若没有小学、中学时漫画的熏陶,有多少人会在之后成为深度动漫迷呢?先播种后收获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可中国的动画公司总是希望直接收获果实,却忘记了果实是从何而来的。
想象一下,如果青青树在魁拔的企划开始,就连载漫画,内容可以是电影的内容也可以是外传,在故事中慢慢交代整个世界观和有关设定。这样,等到电影上映前,肯定会有一些漫画的粉丝自发的宣传。而在电影上映时,观众也不会觉得魁拔的世界观十分深奥难懂。
说了这么多,回到标题上来。这个夏天,除了上面说的密集的ACG活动和国产动漫在暑期档集体亮相外,还有一件不那么声势浩大夺人耳目却影响巨大的事件,那就是天闻角川的发力。
自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惊愕》中日同步发售后,天闻角川加紧布局中国市场,一系列轻小说引进计划列入了日程,同时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动漫展会,扩大知名度。最近,天角又瞄准了近年兴起的漫画杂志市场和轻小说市场,推出了《天漫》和《天漫*轻小说》两本杂志,天角的野心绝不仅仅在于引进轻小说。
我到现在还没看过这两本杂志,我也不是来评价他们的好坏的。我希望天角在引进优秀作品的同时,把日本市场先进成熟的管理模式,营销手法引入到中国来,动漫爱好者可以凭借对二次元的爱坚持下去,而公司可不行。今夏,本土动画公司在宣传、营销上的短板显露无疑,学习提高是一条必经之路。
最后谈谈国足,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足球根子的问题在于青训体系,踢球的青少年太少了,贫瘠的土壤自然长不出参天大树,与其看着着国家队一次次输球找气受,不如回到基层,从娃娃抓起,这样若干年后,中国足球或许还有希望。
国产动漫同样如此,现在的国产动漫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要先从基础的漫画,小说做起,逐步培养起整个社会的动漫文化的土壤,扩大动漫在社会中的影响,动画广受欢迎的那一天才会到来。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那一天早一点实现。
来自:和邪社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