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超过470亿元,影视动画产量达到22万分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从业人员7.34万人。动漫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各方的探索努力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大而不强、动漫产业链不完善仍是我们尚未跨过的门槛。</p>
<p> </p>
<p> 10月30日正式落下帷幕的第十二届世界漫画大会暨2011北京国际动漫周,不仅是一扇精彩的视窗——向世人集中展示了中国动漫的风采,同时也是一道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彩虹——引发了业界对于中国动漫如何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思考。</p>
<p> </p>
<p> <strong> 中国动漫如何跨过大而不强的门槛?</strong></p>
<p> </p>
<p> 香港怎样下功夫培养未来的漫画家?新媒体冲击下的漫画是否有了出版的新方式?第十二届世界漫画大会暨2011北京国际动漫周高峰论坛谈论的问题很实在。那么,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出版运营机构及漫画家间思想火花的大碰撞,究竟会对中国动漫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启示?</p>
<p> </p>
<p> <strong> 北京将设5亿元动漫基金</strong></p>
<p> </p>
<p> “温哥华人口55万,却有1100多家动漫公司,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肖永亮在论坛上说起了加拿大温哥华的动漫业,这对许多人来说很新鲜。原来,当地优惠的动漫政策是其产业发达的一大动因。实际上,中国2009年就有100家动漫企业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五大税种上受惠。政府也在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动漫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措施。</p>
<p> </p>
<p>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创中心主任梅松在论坛上带来了好消息,北京今后将从以下方面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鼓励动漫游戏产业向重点区域如石景山区、海淀区、朝阳区聚集;北京市将设立大于5亿元的动漫专项基金,这笔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原创、支持企业走出国门、支持具有教育意义的动漫产品开发;在宽带资费、房租等方面给予动漫企业更大的补贴,对于重点动漫企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给予支持。</p>
<p> </p>
<p> <strong>“漫画工人”成为过去时</strong></p>
<p> </p>
<p> 提及“动漫”,不少人只想到动画,而忽视了漫画。事实上,“动漫”的根本是原创漫画,精彩的漫画,才是产生好的动画片和动画电影的根本要素。虽然动漫和游戏是技术表现很充分的平台,但是技术终究还是要为内容服务。台湾著名漫画家阿推说,台湾有很多动漫创投单位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技术设备上,对于最重要的灵魂部分——漫画,反而没有足够的支持,这是本末倒置之典型。</p>
<p> </p>
<p> “一个漫画家的成长过程就是漫画产业的成长过程。”日本因特瑞思株式会社社长植田胜典说,日本的动漫产业就是从一步步地培育漫画家开始的,不能急功近利。因为量多不代表质高,一味地追求快速产出,并不一定能出精品。</p>
<p> </p>
<p> 过去香港漫画以流程化的工厂模式来制作漫画,一个漫画人物的面容、服饰、头发等由不同的“漫画员”各司其职,这样漫画的出产速度极快,大都以周刊的形式出版。“但长期在工厂模式制作下,香港漫画的风格逐渐走向单一化,失去了漫画家的独有个性,每星期推出的漫画内容都大同小异、欠缺特色。”香港著名漫画家邝志德表示,现在香港漫画已有了大改观,开始突显漫画家的独有风格。对此,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说道:“我们的漫画家应当是这个产业发展的主体,应该让他们真正地发挥创造性。”</p>
<p> </p>
<p> 除了带有漫画家的“性格”外,漫画也应显现出自己的民族特性、地方文化。熊澄宇认为,现在我国的动漫内容较多地限制在童话、神话、科幻领域,还应适当地加上社会题材,让更多人感受当代中国人的情感。</p>
<p> </p>
<p> 再以香港为例,港式漫画素以武侠见称,而武侠题材在网游市场一直受玩家青睐,因此香港漫画和网游的合作被称作是双赢的举措。邝志德认为,“港漫+网游”是香港动漫产业前行的一个新方向,但仍须不断努力发掘武侠的新元素,为漫画和游戏注入新的生命力。为此,香港将动漫的创意幼苗植根于青少年的教育中,开发了针对高中学生的《中学电影动画艺术教材套》,不仅有利于培育日后有志投身动漫业的创作人才,同时也可以培养出“有欣赏漫画的兴趣和能力”的观众。邝志德一言中的:“出色创作人和优秀观众的双向交流,正是把香港构成创意之都之根本。”现在香港超过160所中学使用此教材,反应十分热烈,香港还有意制作第二辑,并把教材的学习年龄从中学推前至小学。</p>
<p> </p>
<p><strong> 新媒体:漫画出版新平台</strong></p>
<p> </p>
<p> 如今新媒体不断冲击文化市场,传统漫画的传播方式是否应该在发展策略上做出转变?手机阅读或许可以成为国内原创漫画的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比如成立于2009年的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就在产品架构、内容引入、产品运营等方面逐步形成规模,引入《漫友》《知音漫客》等6批动漫内容提供方。</p>
<p> </p>
<p> 将新媒体数字出版作为漫画可持续发展的新平台,逐渐成为业界的共识。北京出版集团旗下的《北京卡通》杂志于2008年开始打造“北京卡通动漫平台”,将自身业务拓展到互联网、手机、阅读器及平板电脑等各类媒体,推出原版原式数字期刊、个性化电子书、益智教育产品、App产品等。</p>
<p> </p>
<p> 而今年年初,香港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出香港漫画全球推广及发行平台——“香港漫画”软件,该软件登陆苹果商店以来,至今吸引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下载安装。“除了漫画爱好者可随时下载喜爱的漫画外,更为香港漫画创作者提供展示作品的全球性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香港漫画往海外发展的障碍。”邝志德说。</p>
<p> </p>
<p><strong> “漫画是火车头”</strong></p>
<p> </p>
<p> 中国如今虽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但年产值却在日本、美国之下。有专家表示,根据国际经验,动漫产业70%的产值出在衍生品上。但国内以漫画为中心打造全产业链的企业并不多见。因此,国内动漫企业如何完善产业链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是值得业界思考的问题。[!--empirenews.page--]</p>
<p> </p>
<p> “漫画是火车头,动画和周边商品是车厢。”阿推说,漫画产业活跃的国家,动画和周边商品也会跟着发达。《阿童木》《海贼王》《加菲猫》……我们所熟悉的成功的国外动漫作品,几乎都撑起一把硕大的伞:以漫画为中心发散,形成一条庞大而完整的产业链。阿推阐述的“漫画衍生品”让人大开眼界:漫画可以往外延伸成2D、3D卡通、电影真人版,或者与品牌合作,衍生成各种产品,如玩具、服装、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甚至飞机的机身涂装等。“比如北京奥运五大吉祥物、旺旺食品的漫画角色,大家一定有印象。这一切因漫画而变得更有创意和亲和力,因为漫画有着快乐和幽默的感染力。”阿推说。</p>
<!--/enpcontent--><!--/enpconte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