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漫域网
日本某寺庙前 问前程的老者(爱问前程,似乎是人类的天性)
演讲会结束后,漫域网的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着实让我踌躇了一番,我首先想到了我自己:当年负笈海外,如果不是进入经济专业,而是选择动漫专业,我现在是什么状态?我的父母会作何感想呢?诚然,今天的中国选择“动漫”作为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的起航点,生逢其时,动漫专业大热自然在情理之中,有如当年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一样。
我清楚的记得,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看见“网络信息管理”专业,心中觉得时髦,运笔思虑再三时,已经上了两年计算机专业的堂哥告诉我:这个专业,一年前,叫“档案管理”!这当然是个笑话,但转型中国下,“Turning point of history”,往往会横生出许多新生事物,这些新生事物往往要建筑在原本根基尚浅的甚至根基全无的领域上,长命短命不说,转型中“转”的过程越短,代价越小,这是无可厚非的,许多专业已经和即将成为历史名词,而新的专业如产品的升级换代一般永远都会萌生,把专业放在教育领域思量,而不是放在人生规划的过程中抉择,是应有的“常识”之一。
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动漫”之于我,是连环画;是花仙子;是变形金刚……必须承认,我心底的“动漫”始终难以提及到“专业”的角度。后来,机缘巧合,进入到我国某主流媒体工作,做过一期关于“香港动漫”的专题节目,其间接触到“设计师玩具”;“麦兜卡通系列”等等香港动漫产品,方发觉动漫原来还可以是这样。再后来,留学日本,每日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动漫元素,小到一页菜单;一个路牌;大到一座雕像;一间博物馆……至此,“动漫”脱离了小时候连环画、动画片的概念,更放大到现代艺术乃至生活态度的层面,终于稍稍有些开窍--“动漫”可以无处不在,而无处不在的其实是创意者“善假于物”的智慧。那些和彼时的我一样,觉得从事“动漫”行业是不务正业的人们,如果换“动漫”为“设计”恐怕于情于理更容易接受些吧。
写到这里,有人会质疑我混淆概念,“动漫”不是“设计”,至少,不止于“设计”,而“动漫”似乎又包含于“设计”。这其实又是另一个被忽视,但必须反复言说的“常识”。教与学;学以致用--从这一角度看,每门专业都包含于“设计”,其中门道只关乎一己的态度。时下大学中的芸芸众生,大部分是毫无思考和反刍地;被动地学,四年本科下来,连本专业的知识结构谱系都毫无概念,更别说驾驭专业知识去创造性发挥了,他们过早地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和社会人这两个断层上,觉得就业和所学的书本常识完全是两码事,至于日后的创造云云,当是无源之水的冥想和灵光一现。就像我们经常争论“动漫”的概念是欧美意义上的“comic”;还是“动画”和“漫画”的简称一样,具象上的实物怎能解释得清抽象上的领域呢?稍稍拓展一下思维,记得刚刚进入到博士前期课程,教授向我们推荐必读书目时,总不忘了加上一句:“对不起,比较贵啊!”(日本书贵--日本学生也多去图书馆借,包括常用的教材。)但教授又说:“你们毕业参加工作,应该能挣回千百倍这样的数字吧?”有多少人走出大学校门,痛骂学了没用?又有多少人,进大学前,清楚知道自己学成后要走向何方?盲目地选择专业;盲目地学;被动地选择职业……在盲目和被动中,任何“专业”其实都是“不务正业”。
以上说的好像与“动漫”无关,但是否“正业”?存乎一心。今天时下的热度在“动漫”,熙熙攘攘,趋之若鹜,全然不考虑自己的脾胃;不打量自己的身长,我将这样的人群的生活状态定义为“条件反射地活着”,当他们感觉“动漫”专业是不务正业的时候,我们的“转型期”恐怕要“转”的更长。 |
|